電動車行業二十余年重渠道、輕產品的大趨勢,在新國標下開始逐漸轉變。
特別是在今年,雖然電動車市場被拉入價格戰的漩渦,但產品端的變化已經有所體現。今天就來聊聊2021年電動車市場可能出現的三大產品趨勢。
一、系列化,產品線去繁化簡
從今年開始,產品系列化就已經有了明顯的痕跡。雅迪的冠能、新日的鋰電、綠源的液冷、愛瑪的豪鋰、臺鈴的超能、新蕾的雙模自充電等等,頭部品牌都在向系列化車型轉型。
新國標對產品資質的要求,以及目錄的限定,讓整車品牌開始剔除曾經大量的、繁瑣的產品線,而開始做產品的減法,以技術或賣點來走系列化產品路線。
其實這很好理解,電動車產業終歸會走向更高的位子,而系列化產品是必經的過程,如寶馬的X系列,華為手機的P系列與mate系列等等,突出核心賣點與系列形象,形成系列化的產品認知,讓消費市場更有記憶點,也更便于顧客的留存與轉化。
這是產業正規化轉型的重要趨勢與現象,顯然電動車制造正在經歷這一時期。
二、技術化,核心技術的逐漸凸顯
曾經的電動車行業缺技術,大家把更多的比拼放在終端、營銷和品牌上。
而今年,與系列化產品同臺登場的正是各大品牌的核心技術,如雅迪的TTFAR 7級增程系統,新日的新一代汽車級鋰電池,綠源的液冷電機等等。
以核心技術來定義產品系列,是最能體現差異化的地方。在今年技術領域確實在逐漸發展成為企業戰略的重要部分,而核心技術也是最能提高市場利潤點的部分。
2021年的價格戰之兇殘,如今已經能夠感受一二,而明年技術層面無疑是體現市場品牌與產品差異化,以拉動利潤點的重要方面。
三、鋰電化,國標市場將大行其道
新日與愛瑪,是今年明確推出鋰電化產品的兩大品牌,而這兩個品牌的分量對于行業而言已經是足夠重了。
很多人并不看好鋰電化,但不管看好與否,鋰電車必然是未來電動車市場的一大重要品類。而最能體現其力度與規模的,將會是那些禁止銷售電摩產品的國標市場。
明年是超標車過渡期結束的第一年,隨著過渡期的逐漸結束,鋰電車必然會成為部分市場無可替代的重要品類,所以鋰電化也是整車品牌必然要做投入的重要領域。
2021年,國標款的鋰電車將在部分市場大行其道。
結語
看看手機、汽車、IT等等產業,產品為王的時代終究會在電動車行業到來。往年你可以嗤之以鼻,未來還請鄭重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