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重慶津沙摩托車制造有限公司看到,數十臺自動化生產設備馬力全開,運輸小車在生產車間內來回穿梭,伴隨著機器轟鳴聲,工人們正鉚足干勁抓緊生產。
“今年一季度,我們公司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南美、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的訂單持續增長,摩托車產量達到3.6萬臺,同比增長60%。”重慶津沙摩托車制造有限公司財務部長楊治鋼告訴記者。
據了解,為適應摩托車消費市場的新變化,重慶津沙摩托車制造有限公司采取了“個性化批量定制”策略,在保持原型車不斷推陳出新的基礎上,大力開發極具個性化的衍生子車型,并下大力氣改進生產工藝和管理模式,實現同一系列不同子車型共線生產。目前,重慶津沙摩托車制造有限公司已擁有各類子車型186種,同阿根廷、東盟十國、摩洛哥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貿易往來。
合川區摩托車產業基礎雄厚,現有規上摩托車整車及零部件企業23家,億元級企業3家,形成年產200萬輛整車、310萬臺發動機的產能規模,2024年規上工業產值達56.1億元,同比增長36.2%。德呈威、津沙摩托等龍頭企業引領行業風向,前者作為市級鏈主企業,出口量穩居全國前五;后者連續三年躋身全國摩托車出口前30強,產品遠銷美國、俄羅斯、東南亞及歐洲市場。
春潮涌動,引擎轟鳴。面對全球低碳轉型趨勢,合川摩托車企業加速向新能源、大排量中高端車型轉型,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邁進,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先進制造業版圖中的亮眼名片。今年我區獲評為重慶市級特色產業示范基地(汽摩),1-3月,我區摩托車產業實現產值12.3億元、同比增長22.6%,占規上企業產值比重達8.6%。
未來,合川將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為依托,推動摩托車與新能源技術深度融合,加速布局電驅動、輕量化材料等前沿領域。到2027年,力爭摩托車產業規上產值突破百億,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摩托·合川智造”品牌,為重慶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注入強勁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本網站刊載的內容(原創除外),均在網上搜集,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
“今年一季度,我們公司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南美、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的訂單持續增長,摩托車產量達到3.6萬臺,同比增長60%。”重慶津沙摩托車制造有限公司財務部長楊治鋼告訴記者。
據了解,為適應摩托車消費市場的新變化,重慶津沙摩托車制造有限公司采取了“個性化批量定制”策略,在保持原型車不斷推陳出新的基礎上,大力開發極具個性化的衍生子車型,并下大力氣改進生產工藝和管理模式,實現同一系列不同子車型共線生產。目前,重慶津沙摩托車制造有限公司已擁有各類子車型186種,同阿根廷、東盟十國、摩洛哥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貿易往來。
合川區摩托車產業基礎雄厚,現有規上摩托車整車及零部件企業23家,億元級企業3家,形成年產200萬輛整車、310萬臺發動機的產能規模,2024年規上工業產值達56.1億元,同比增長36.2%。德呈威、津沙摩托等龍頭企業引領行業風向,前者作為市級鏈主企業,出口量穩居全國前五;后者連續三年躋身全國摩托車出口前30強,產品遠銷美國、俄羅斯、東南亞及歐洲市場。
春潮涌動,引擎轟鳴。面對全球低碳轉型趨勢,合川摩托車企業加速向新能源、大排量中高端車型轉型,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邁進,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先進制造業版圖中的亮眼名片。今年我區獲評為重慶市級特色產業示范基地(汽摩),1-3月,我區摩托車產業實現產值12.3億元、同比增長22.6%,占規上企業產值比重達8.6%。
未來,合川將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為依托,推動摩托車與新能源技術深度融合,加速布局電驅動、輕量化材料等前沿領域。到2027年,力爭摩托車產業規上產值突破百億,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摩托·合川智造”品牌,為重慶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注入強勁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本網站刊載的內容(原創除外),均在網上搜集,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