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騎士從不是桀驁不馴的代名詞——他們頭盔下藏著擔當,引擎里載著責任,將愛與關懷刻進騎行的軌跡。
也正是這群人的躬身踐行,讓“騎士”二字掙脫了刻板標簽,淬煉成熱血與溫柔交織的勛章。
他們騎著摩托車深入到汽車無法抵達的中國邊遠山區,將公益的大愛播撒在廣袤的大地上,以擔當澆筑希望之花。他們像一束落在心尖上的暖光,為孩子們帶去直達心底的溫柔撫慰;他們像一束穿透迷霧的燈塔之光,在迷茫困惑中為孩子們指明前進的方向;他們更像一束凝聚了所有純粹的理想之光,讓孩子們心懷愛心描繪出未來最美好的成長愿景。

當引擎的轟鳴與公益的心跳同頻,便有了穿越山海的力量。
由中國摩博會發起的女童助學公益行,正是讓騎士的愛心在柏油路與山間小徑間接力的生動體現。
助學公益行活動自2008年發起以來,便被行業媒體爭相發聲,自媒體人也主動擴散,更有無數摩友放下行程、踴躍報名,只為讓那些在中國最遠端的孩子眼中有光、腳下有路。
經過層層篩選,2025年參與助學公益行組織者的騎士名單新鮮出爐。他們將載著中國摩博會和萬千摩友的心意,碾過泥濘、沖破風雨,把課本、物品、助學金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此時此刻,讓我們向這群用車輪丈量愛心的騎士,致敬!

2025中國摩博會女童助學公益行
騎士代表介紹
2020年 CIMA騎士
黃色騎士 劉澤

中國共產黨黨員、本溪市交警支隊鐵騎騎警組長,在本溪市多個公益組織擔任重要職務。工作之余,劉澤熱心公益,參加多個公益組織,利用業余時間去敬老院照顧孤寡老人。自2014年起,劉澤堅持資助南芬區一名貧困學生,至今已11年,在愛心助學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多年來,他組織參與了中國摩博會助學公益行活動,在愛與責任的道路上不斷發光發熱。
2019年 CIMA騎士
黃色騎士 姚遠

騎者聯盟本溪分部站長、本溪汽摩運動協會主席、本溪摩托車救援救助協會主席、本溪愛心公益騎士團團長及發起人。2016年組建愛心公益騎士團,帶領本溪注冊在籍的482名摩友參與送文化、送物資、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特困戶等系列活動。幾年來累計捐款捐物達人民幣20萬元。
他帶領騎士團志愿者一行19人輾轉3個鄉村學校,走訪12個留守兒童家庭,捐贈物資3000元并給孩子們帶去了學習用品及生活營養品;2024年與CIMA騎士劉澤、李永生共同組織執行了中國摩博會女童助學公益行活動。
2021年 CIMA騎士
藍色騎士 李永生

歷任中國騎者聯盟沈陽驛站站長、沈陽分部部長、遼寧至尊盟主指揮官,多年來相繼帶領中騎聯遼寧沈陽分部連續多年為本溪思山嶺小學扶貧助學,捐獻圖書;為沈陽市孤寡老人捐款捐物;為沈陽市解禁摩獻計獻策:多次救助異地摩友;曾組織遼寧省摩友開展百名騎士志愿者重走紅色之路大型活動;2024年也組織參與了中國摩博會助學公益行活動。
2016年 CIMA騎士
藍色騎士 王亮亮

山西摩旅聯盟主席,摩旅歷程幾十萬公里,走遍全國,組織過兩屆華北地區最大的摩友聚會“蟒河聚會”,創建“中華自駕網”,成立了全國最大的摩友組織——山西摩旅聯盟,聯盟內近2萬名會員。王亮亮多年來組織中國摩博會助學公益行活動,每次他都親自帶隊實地調查,確保物資款項到達真正需要的受助人手中。
2017年 CIMA騎士
黃色騎士 蔡淑英

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愛心助困協會運輸部副部長,聯手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愛心衣櫥”項目,連續多年向貧困地區捐助衣物,共寄出衣物大約50噸在當地的“煤來嚴寒去”活動中,她四處籌款,為全區的近百戶貧困家庭送去了100多噸煤。多年組織參與了中國摩博會助學公益行活動,蔡淑英帶領大家盡其所能服務社會,滿懷善心讓愛的車輪馳騁在公益事業的路上。
2014年 CIMA騎士
黃色騎士 李會成

曾多次擔任路試車手,為需要幫助的人傳遞愛心送去溫暖。時至今日,李會成依然奔跑在公益事業的路上,并集結了越來越多的摩友,讓愛心的力量更加強大。他連續多年成為中國摩博會公益助學活動召集人,騎行黑龍江省訥河市,把物資捐贈給了訥河市拉哈一中、訥河市第一中學、訥河市第二中學等校的受助兒童。
2024年 CIMA騎士
黃色騎士 曾凡彬

作為重慶市渝中區人和街小學職員,他于2012年組建了一支摩旅自駕車隊,并在此基礎上組建了“重慶公益愛心車隊”。他和車隊踏遍了重慶、四川、貴州等山區學校30多所,資助山區兒童3835余名、孤寡老人560余名,捐贈物資價值超過70萬元。
2018年 CIMA騎士
藍色騎士 宋智華

作為川A重騎俱樂部隊長,活躍在摩友圈里的他,讓騎士精神多了一層關于愛與責任的定義。宋智華多年以來帶領俱樂部摩友先后騎行新疆、云南、西藏、重慶、貴州、甘肅、西安等地開展愛心公益事業,深入甘孜、阿壩、涼山等地,連續多年開展公益助學活動。
2024年
勞動騎士 張寶劍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張寶劍也是“江城騎俠”志愿隊核心成員,牽頭培訓300余名騎手掌握急救技能,借助抖音、視頻號等新媒體傳播公益正能量,帶動更多外賣從業者投身社會服務。他將阿里公益、餓了么等企業給予的獎勵用于充實公益冰柜,推動驛站升級為愛心中轉站,先后獲長江日報“真心英雄”、江漢區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湖北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事跡被人民日報、焦點訪談、新華社等權威媒體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本網站刊載的內容(原創除外),均在網上搜集,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